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 > 新健康栏目 > 名科名医

来源:中安健康网 时间:2023-09-26 作者:王萌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房颤患者高达2000万以上。脑卒中是目前我国成年人致残、致死的首位病因,其中心源性卒中的源头在心脏。而心房颤动相关的卒中占全部心源性卒中的79%以上,因此受到普遍关注,成为心源性卒中预防的重点。那么如何更好地面对心房颤动呢?本文拟从房颤“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逐一作为介绍。

  一、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指心房从规律的收缩舒张运动变为完全无序的快速颤动,频率高达350-600次/分,使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图1)。

图片11.png

图1

  二、房颤有哪些临床表现?

  心慌、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出汗、多尿、头晕、诱发或加重并存心脏疾病的症状,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率、心功能、伴随的疾病以及患者的敏感性,虽然一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房颤的危害,特别是血栓栓塞的风险仍然存在!

  三、房颤有哪些危害?

  1.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心率快和节律不齐可使病人感到心悸、胸闷、出汗、乏力、头晕,甚至昏倒,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对房颤多伴有焦虑及恐惧。

  2.血栓形成与栓塞: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

  3.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气短和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

  4.增加死亡率: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健康人群的2倍,其在心律失常的死因中占第2位,仅次于心室颤动。

  四、房颤的预防

  1.规律作息:要求规律生活,保持平稳情绪,特别是避免经常熬夜。

  2.规律饮食:避免摄入高度刺激性饮食,避免过度饮用浓茶、浓咖啡。

  3.积极治疗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频发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等人群,容易诱发房颤,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改善个人状态。

  五、房颤的筛查与诊断

  1.通过触诊脉搏。触诊脉搏时,发现脉搏跳动忽快忽慢、忽强忽弱,提示可能存在心房颤动的情况。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可以看到明显的房颤的心电图特征,比如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律的f波,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3.听诊。心脏听诊可以听到心室率绝对不规则,忽快忽慢,这样提示心房颤动。

  4.便携式心电记录仪:若每次发作时间短,到医院时即缓解,可佩戴便携式心电记录仪,例如单个导联或多个导联能够在家记录心电图、华为手表等。

  六、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药物治疗不可以根治房颤,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导管射频消融是目前恢复窦性心律最有效的方法,左心耳封堵是预防房颤血栓形成积极有效的技术。

  1.导管射频消融术

  导管射频消融术创伤小,是目前唯一能达到根治房颤的方法。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导入局部心肌,使局部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异常传导通道或消灭异位起搏点的目的,从而根治心动过速(图2)。

图片12.png

图2 房颤导管消融手术

  2.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如何用药

  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效果判断需要3个月的时间。我们通常将术后3个月定义为缓冲期,在此期间您除了平时服用基础治疗药物外,一般还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和抗凝药物。其实抗凝药物首选新型口服抗凝药,例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如服用华法林需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当INR≧3时需及时就医。阵发性房颤,如无房颤复发,这两类药在3个月后多可停药。对于持续性房颤或具有较高卒中风险的患者,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能会延长至术后6个月,而抗凝药物则可能需长期服用。

  3. 左心耳封堵手术

  房颤患者血栓90%以上发生在左心耳,左心耳是房颤血栓形成的主要场所。左心耳封堵术就是使用特定的封堵器封住左心耳开口,阻断左心房和左心耳内的交通,消除血栓形成的场所,达到预防血栓的作用。左心耳封堵术是近20年来房颤卒中预防的重大进展,是安全且有效的方法。绝大部分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不再需要终生抗凝,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也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图3)。

图片13.png

图3 左心耳封堵术

  七、房颤患者生活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1.建议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适度锻炼。

  2.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含有咖啡因的物质及一些非处方药物。

  3.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药物,其中可能含有刺激物影响心律,服用前应询问医生或阅读说明书。

  4.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者应积极治疗,改善睡眠呼吸功能。

  5.血压血糖严格控制达标。(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