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健康网 时间:2025-05-30 作者:

  小陈跑健康  5月26日,由宁国市卫健委主办、市中医院承办的2025年全市中医药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班在市中医院正式开班。来自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的9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围绕眩晕病、中风病等常见病的中医适宜技术展开为期4天的系统学习。

图片66.png

  开班动员:聚焦基层短板 提升服务“可及性”

  宁国市卫健委党委委员陈淑海,中医药管理科科长朱大智,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熊润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仪式上,朱大智科长宣读《宁国市2025年度中医药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方案》,明确以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为核心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模式,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

  精准施教:理论与实操并重 强化 “实战能力”

  市卫健委党委委员陈淑海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基层中医药服务存在人才储备不足、技术应用单一、服务规范性待提升等问题,强调此次培训是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也是满足群众多层次中医药健康需求的迫切需要。他对学员提出三点要求: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中的独特优势,以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为己任;

  严守学习纪律:珍惜市级优质资源下沉机会,通过互动交流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坚持学以致用:将火龙灸、体质辨识等技术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结合,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

  ·课程亮点:聚焦临床实操 强化技能提升

  本次培训由市中医院针推科专家团队领衔授课,课程设计紧扣基层医疗需求,涵盖:

  ·理论教学:眩晕病、中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解析,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实践操作:火龙灸、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膝痹病、面瘫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案例研讨:结合基层典型病例,分析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策略与疗效评价。

  培训采用“小班化教学 + 分组实操”模式,确保每位学员均能在专家指导下完成技术实操,切实提升动手能力。市中医院院长熊润强调:“培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疗效评估,让基层医生真正敢用、会用、用好中医药适宜技术。”

  长效机制:构建 “传帮带” 体系 推动技术 “下沉扎根”

  宁国市中医药学会对本次培训提供全程支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学术传承、人才培养中的纽带作用。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建立 “市级专家 — 基层医生” 常态化帮扶机制,通过定期义诊、远程会诊等形式,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普及与创新。

图片67.png

  据悉,本次培训是宁国市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的重要环节。下一步,该市将通过基层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名老中医工作室下沉、中医药健康扶贫等举措,构建“市 — 乡 — 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能提供6 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让中医药成为基层群众 “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重要支撑。

  以“适宜技术”为支点 撬动中医药基层发展

  中医药适宜技术因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基层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宁国市此次培训既是一次技术赋能,更是一次中医药文化的基层传播。随着越来越多基层医生掌握中医药“绝活”,中医药服务的“触角”将进一步延伸,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中医力量”。

@小陈跑健康:19105693334 投稿邮箱:zhajk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