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健康网 时间:2025-01-17 作者:陈思
近期,流感进入高发阶段,形势不容小觑。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当下流感病毒阳性率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中甲流占据了99%以上。在这一严峻背景下,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复旦儿科安徽医院)迅速行动,积极采取五大有力举措,全方位为来院患儿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全面提升医院应对流感的综合能力,筑牢流感防控的坚实防线。
强化专业培训,提升医疗素养
医院精心组织开展全院培训,内容涵盖流感的流行现状、治疗手段、预后情况、重症表现以及预警信号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的培训,致力于提升一线医务人员对流感的早期识别能力,使其能在第一时间敏锐察觉患儿的流感症状。同时,着力增强鉴别诊断能力,精准区分流感与其他相似病症,有效避免误诊情况的发生。尤为关键的是,大幅提升重症处理能力,为重症流感患儿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
优化门诊配置,保障救治时效
将急诊与夜专家门诊紧密结合,通过增加排班、灵活动态调配人员等方式,全力以赴保障患儿的救治工作。确保急诊患儿能够在30分钟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让患儿在最需要的时候迅速获得专业的医疗帮助,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效率。
精简化验流程,提升就医体验
在检验和发药流程上进行优化。增设流感抗原检测窗口,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测,保证全天24小时都能在20分钟内快速出具甲、乙流抗原报告,让患儿家长能够迅速得知检测结果,以便及时开展治疗。急诊药房暂停扫码操作,减少患儿及家长取药等待时间,进一步优化了就医流程。
合理规划床位,确保应收尽收
在床位设置方面进行优化,要求全院内科科室对流感患儿应收尽收,坚决杜绝以任何理由推诿患儿的现象发生。有条件的科室适时加床收治,全方位保障需要住院的患儿能够及时得到妥善收治,让患儿安心接受治疗。
充实一线力量,加强值班管理
充实临床一线医疗力量,加强合理排班和应急值守工作。认真做好门(急)诊预检门诊工作,严格值班值守管理和督查。确保临床一线随时有充足的医疗人员应对流感患儿的就诊需求,保障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据儿童感染科主任陈必全介绍,目前门急诊检测出的阳性病原体主要包括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而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检测出的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无论是在门急诊病例还是住院严重病例中,流感都是最为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相关数据显示,自流感总体进入季节性流行期以来,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 4 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且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儿童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常常伴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儿会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儿童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新生儿感染后可能不会出现上述典型症状,但会表现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情况,这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格外提高警惕。
目前常用的流感病毒监测方法为病毒抗原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陈必全主任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极为重要。流感患儿无论是否为重症,均可在发病 48 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流感样儿童如果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呈阴性,有条件的情况下推荐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流感暴露史的儿童,则需接受个体化的抗病毒药物预防。(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