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 > 医院新闻

8岁女童右耳缺失 医生为她“再造”右耳

来源:中安在线 时间:2024-08-26 作者:吴均瑶 李雪

  8岁的萱萱(化名)刚出生时就被发现右侧耳廓缺失,耳垂结构基本正常,等长大一些,又发现右耳听力比左耳弱。由于家庭未重视,萱萱的右耳一直未进行治疗。近日,萱萱父母带着她来到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儿童烧伤整形外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右侧小耳畸形”。进行右侧耳再造术,术后恢复顺利,萱萱终于有了正常的右耳。

图片3.png

  术前

  “先天性小耳畸形主要是胚胎时期第一、二鳃弓及其第一鳃沟的发育异常导致,常伴发颌面部或其他部位的畸形,且听骨发育不良。”该院儿童烧伤整形外科陈晨说,小耳畸形轻重程度有很大不同,最重度畸形表现为无耳,最轻者呈现近似耳廓的形态,但明显小于正常,这两种情况都较少见。绝大多数小耳畸形,由小块软骨团和耳垂所构成,无外耳道和鼓室,小耳畸形是新生儿第二大颌面部出生缺陷。

图片4.png

术后

  小耳畸形对孩子的伤害既有生理上的,又有心理上的。患儿会因为小耳畸形、耳道闭锁或狭窄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从而可能导致语言学习困难;特殊情况下,患儿可能会因无法分辨声源,出现危险讯号时无法分辨而造成安全隐患。小耳畸形对患儿心理上的伤害也值得关注,患儿常常因畸形和听力障碍,产生自卑感、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心理变化,从而造成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

图片5.jpg

  “小耳畸形应尽早治疗,把畸形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发育环境。”陈晨说。

  据悉,小耳畸形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物质突变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对于小耳畸形的预防,陈晨表示,备孕期建议夫妇双方进行孕前检查、基因检测,以明确病因、辅助优生优育、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女性怀孕期间要预防感冒,避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孕期还要远离烟酒,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建议孕妇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焦虑,避免精神紧张。当超声或MRI提示小耳畸形或其他耳部畸形的孕妇行羊水穿刺显示染色体情况非常有必要,可减少严重出生缺陷的发生。

  先天性小耳畸形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外耳再造术,对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除造一个耳廓外,还要注意听力重建。手术时机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是6岁以后,因为6岁以前,肋软骨的量无法满足耳廓再造。6至10岁行耳廓再造手术,成年以后双侧耳廓差别不大,因此手术的最佳时机是6至10岁。萱萱在术中使用自体肋骨移植作耳软骨,这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少,并且自体肋骨移植没有排异反应。(吴均瑶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