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人民医院刘爱民:三“心”如柱 撑起百姓健康梦
来源:中安健康网 时间:2023-08-03 作者:
1989年的夏天在刘爱民的记忆里是那样闪耀。那一年,他从大学顺利毕业,怀揣着心中那份救死扶伤的信念,被分配到合肥市肥东县人民医院外科系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从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业务副院长,再到党委书记,这一干,就是34个年头。
县域公立医院作为基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带头人,承担着县域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责任和义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面对各大医院蓄势待发,肥东县人民医院如何实现赛道突围迈向高质量发展,如何为县域及周边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是刘爱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他工作的重点。
守初心,踏上救死扶伤之路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的特殊性赋予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当灾难袭来时,医务工作者更是抢救生命的重要力量,尽心竭力用精湛的医术护佑百姓安康。刘爱民在小时候就懂的这个道理,树立了自己的信仰,走上了从医之路。“成为一名能帮助病人解除疾苦的好医生”,就是刘爱民从医的目标,也是他一直前行的方向。
他很坦诚的向记者表达了从医以来的感受。学医是一件“苦差事”,成长周期长,医学知识更新快,无论是学生阶段还是工作时期,都要不停地学习,不停的更新自己,与时俱进,而且理论与实践要并驾齐驱。他强调,做医生最重要的还是沉淀,自我沉淀,尤其遇到急救急症的病人时,要保证清醒,正确判断病因,及时做出诊疗方案,否则后果不敢设想。
他很遗憾很愧疚的说:“记得那年,一个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病危的病人,肾脏损伤严重,病人大量出血,处在休克状态,大量出血之后,凝血功能不行,我和团队拼劲全力就想着救下这个病人,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现在回想,如果医疗设备再好一些,病人来院的时间再早一点,或许能成功。”
他坦言,作为外科医生,有很多病危病人在手术台上获得重生,让人喜悦,也有病危病人在手术台上永远的闭上了眼,让人遗憾。
无论是哪一种状况,医生们都要总结经验,成功的地方要精益求精,失败的地方要多反思,找出原因,及时纠正,避免第二次发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保真心,助力员工成长
作为县医院党委书记,刘爱民是职工的贴心兄长,更是医院管理层的主心骨,他时刻想的是怎么让患者满意、让职工幸福,怎样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为百姓谋福利。在披荆斩棘中,他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勇毅前行,以滚石上山的勇气和魄力,促使医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首先,以身作则,发挥火车头效应。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党委书记是一所县医院的火车头,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整个单位的人。刘爱民作为肥东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一名党员干部,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学在前、干在前、实践在前,团结和带领全院职工,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发挥榜样作用,加强医务人员事迹宣传工作,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职工向上向善。刘爱民指出,在引进人才方面,医院实施帮扶政策引人才,贴心关爱留人才等方式,营造人岗相宜、人事相宜、人尽其才的良好用人环境,增强职工事业感、职业感、归属感、以实际行动诠释“以员工为主体”的管理理念。
其次,坚定正确的用人导向,实施双培养机制。刘爱民把真正能干事、肯干事、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医务人员作为医院重点骨干培养,通过实施“请进来、送出去”的双培养机制,邀请专家、先进团队进驻医院,同时将重点骨干医生送往省市三甲医院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安排党员职工到延安、井冈山、重庆等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加强党员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红色精神”培养“白衣卫士”,激发医院内涵式发展新动力。
打造文化长廊,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也是刘爱民助力职工成长的一种方法。文化长廊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上级领导来医院视察、调研的新闻,上级领导的认可是对医院职工最大的鼓励。另一部分是医院每年评选的四十佳评选,包括十佳护士,十佳医生,十佳标兵,十佳后勤管理。刘爱民补充说:“四十佳评选在竞选职称上可以加分,这一点非常激励职工们的工作热情。”在刘爱民的带领下,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手段,在医院内部努力构建理解人、尊重人、满足人、发展人的人文环境,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感。
立恒心,创建“三甲”医院
据介绍,刘爱民从临床岗位转到管理岗位已经15年,包括业务副院长9年,党委书记6年,把原来中等偏下水平的二级县医院变成第一梯队的三级综合医院。
在他看来,岗位变了,但是初心始终没变,担任管理岗位能更好的为身边百姓服务,提高患者体验。首先提高医院治疗便捷性,方便群众就医,逐步优化全流程;其次,成立综合服务中心和设置首诊负责制等;最后,加强医院职工服务理念,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先从“言语上让病人舒坦”开始。
建设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仅是肥东县人民医院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更是造福民生的健康需要,创建路上,刘爱民殚精竭虑。
他强调,医院创“三甲”意义重大,不仅是县委、县政府赋予医院的光荣使命,也是促进医院内涵建设,提高综合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他说:“现在‘三甲’评审越来越严格,评分标准难度增加,而且县级医院创建‘三甲’本身就有短板,存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县级医院总是不敢动、不敢想,县级医院‘三甲’创建并不理想。因此,我要求全院员工要统一思想、鼓起干劲,切实增强‘三甲’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三甲’医院建设这场硬仗。”
刘爱民围绕创建“三甲”工作,提出三点新举措。第一,凝心聚力,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全院上下要提高意识,主动作为,把“三甲”创建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来抓;第二,攻坚克难,拿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力,弄懂吃透“三甲”医院各项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逐条研读、明晰任务、狠抓落实,扎实、有效、有序、有力地推进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第三,加强培训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汲取经验,扩宽视野,同时强化考核,确保应知应会人人过关。
唯有奋力前行,方能不负重托。在新征程里,刘爱民将继续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努力实现创建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