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健康网 时间:2023-11-08 作者:谢名扬
立冬节气,我国古时民间常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故曾有言道:“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寒冬将至,自然界阴盛阳衰,万物收藏,归避寒冷,此时人体也在潜藏氧气,以待来春。此时的养生要点在于养阳、藏阳,补肾、藏精、防寒为主。
一、起居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其意思是:冬天养生,最要顺应避藏;避寒藏暖,就要早卧晚起。
“冬夜伸足卧,一身俱暖”以“养藏”阳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阳气的潜藏。同时,应该避免熬夜,夜间气温低,寒气易侵袭人体,从而致病,尤其是老人与小孩,尽量在10点前上床睡觉。最好坚持每晚用温水(可加入少许生姜、花椒等)泡脚,可加速下肢及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温阳驱寒。
中医提醒:立冬室温应保持恒定,假如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轻易伤人体元阳。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所以,室温应保持在18℃~22℃之间为好。但切忌紧闭门窗,要坚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二、饮食
中医认为对应五行的原则,“肾主冬”,因而冬季养生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食“黑”为主,应多吃一些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发菜、海参等黑色的食物。这些黑色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立冬后食养药养应以养肾为主,适当援用温热型食物药物,如羊肉、牛肉、生姜、韭菜、桂圆等。同时还要适当进补一些有健脾养胃或补益肝肾作用的食物,如莲子、芡实、大枣、燕窝、银耳、猪肝、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药物可选择人参、党参、阿胶、山药、莲子肉、红枣、枸杞子等。少食归于寒凉的食物药物,适当进补。
三、运动
阳气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因此,立冬后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把自已关在屋子里。人体要适当感受天地间的寒凉之气,才能激发身体的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以抵挡疾病的侵袭。
立冬时锻炼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来抵挡疾病的侵袭。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四肢伸展、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较高强度的运动。但立冬后人体新陈代谢会放缓,因此在此时节锻炼不宜过于激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禁止剧烈运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选择日照充足时外出锻炼,避免寒冷刺激。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立冬后是养生的重要节气,所谓“立冬补冬补嘴空”、“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大家要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年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太和县中医院 谢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