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胃”健康 远离癌症
来源:中安健康网 时间:2022-10-24 作者:章月香
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是胃癌,也是胃癌高发的国家之一,其胃癌发病率位于各类肿瘤前几位,每年将尽40万例的胃癌新增病例数,几乎占全球胃癌发病率的一半,而且仍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意味着新胃癌患者不断出现。目前看来,规范化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胃癌发生在各个年龄段,而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很多患者发现胃癌就是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工作创收也越来越好,然而我们的胃却越来越差,人人都谈癌色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胃癌,如何去预防胃癌吧。
一、什么是胃癌?
胃癌是一种高发高危恶性肿瘤,我国癌症总发生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三的就是胃癌。胃癌指的是来源于人类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种类最多且典型的是腺癌,占恶性肿瘤发生率95%以上。其影响因素可能是癌前期病变引起,类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胃黏膜细胞不典型增生。胃癌好发在三种区域,分别是胃贲门、胃体、胃窦,尤其常见于胃窦部,好发在胃小弯侧。胃癌的可怕之处在于整个胃部的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极大多数患者早期无症状,或者仅是消化道不良症状,多数以为是肠道问题或者是饮食问题而忽略疾病,未积极治疗,延误病情。
二、如何确诊胃癌?
临床上常规的胃癌检查方法有:血清学检查、X线检查、CT、M R I、超声、内窥镜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腹腔镜检查、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病理诊断等。在对患者进行胃癌诊治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结合各自不同的检查方向,采用科学有效合理得选择检查方式,来用于诊断胃癌,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评估。
三、引起胃癌的原因有哪些?
1、地域环境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与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西北部,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饮食结构单一,以腌制,烤制食物为主,其盐分,致癌真菌,致癌化合物严重超标。尤其是西北地区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经常吃发霉食物,重口味饮食,盐分摄取过量,这些都无疑增加患胃癌的概率。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按时吃三餐,或者暴饮暴食,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加上很多患者喜欢“趁热吃”,过高的温度破坏消化道黏膜,增加患癌风险。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诱发胃癌是大家普遍公认众所周知的,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旋杆率感染者占60%,比未感染者诱发胃癌的概率高1-5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致使胃黏膜慢性炎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不断刺激,使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引发癌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在最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以为是胃炎,胃溃疡,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泛酸等症状,目前C13和C14呼气是常见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方法。
3、据资料显示,胃癌患者10%都有家族史,家族聚集性较明显,比正常人高2-3倍的发病率,最常见的有浸润型胃癌,其家族史倾向更为明显,也就是说这类胃癌有更多的家族遗传因素,更为相关。有相关文献指出,胃癌患者近亲家属患癌概率比无近亲血缘关系的对照组要高近4倍。
四、胃癌的症状有哪些?
胃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一种,早期患者症状类似于胃炎,胃溃疡,所以很多患者在确诊胃癌时就已经是中晚期。早期胃癌患者无明显症状,大多数仅是觉得胃胀胃酸,消化不良,吃一点东西就饱,伴有轻微恶心,胃部灼热感,不思饮食,爱打嗝,轻微上腹部不适等。伴随疾病的发展,中期胃癌除了以上症状外,还伴有便血呕吐,体重减轻,贫血乏力,持续腹泻等。晚期胃癌甚至会出现身体严重消瘦,咳嗽咳血,腹水,上腹持续疼痛等,丧失活动能力。
五、如何预防胃癌?
1、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强化个人卫生,进食前一定要洗手,聚餐时候尽量自己带餐具或者用公筷分餐,注意口腔卫生,不饮用生水,不生食蔬菜,定期消毒餐具。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要及时去医院治疗,遵循医嘱,配合正规治疗,根治幽门螺旋杆菌。
2、健康饮食,注意食物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低盐低糖低油进食,多吃蔬菜水果。规律就餐,不要狼吞虎咽,不要暴饮暴食,霉变食物禁止食用,不吃熏烤腌制食物,适量食用粗粮,但注意不要多吃或者长期吃,以免损伤胃黏膜。不喝浓茶和浓咖啡,戒烟戒酒。
3、保持良好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及过度劳累。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得以很好的休息,尤其是消化系统,需要充分的休息和调整。重要的是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自身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御能力。杜绝不好的生活嗜好,减少身体外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六、胃癌术后如何护理?
1、手术是治疗胃癌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那么患者在术后该如何护理呢?为避免术后胃瘫,患者在胃肠功能得到充分恢复后可正常进食。开始遵循少吃多餐原则,一天可以进食7-8餐,以流食为主,然后半流食,最后固体食物进食,使肠胃功能逐渐适应和恢复。患者应该要改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吃过粗纤维,不吃瓜子花生等不易消化食物,切忌烟酒,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
2、倾倒综合症是胃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患者往往在术后进食后发生眩晕心慌,冒汗等类似低血糖的症状。早期倾倒综合征一般在进食甜食后5~30min,患者感到上腹胀满、恶心、肠鸣音增加,伴有腹泻。晚期倾倒综合征多数发生在进食后2~4小时,症状多为乏力心慌,眩晕冒汗,无力等。因此,患者在术后进食要少食多餐,按部就班,不吃甜腻食物。
3、患者在胃癌手术后,通常会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其症状为泛酸烧心,腹胀,恶心呕吐。严重的胃液反流,使杂质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更有甚者引发呼吸困难。由此可见,术后预防食物反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患者要避免进食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洋葱,萝卜,碳酸饮料等。进食蒸煮的食物,避免食用凉拌食物,若饭后出现反酸,把床头高度抬高15度,能够有效预防食物反流。
七、高危人群如何进行胃癌筛查?
依照中国胃癌流行病特征,符合以下第1条和第2~6条中任意一条者均应列为高危人群筛查对象:(1)年龄>40岁,男女不限;(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3)Hp感染者;(4)既往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
筛查方法:(1)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与Hp抗体联合法可确定患胃癌的风险等级。根据检测结果,将筛查人群分为A组[Hp(-)PG(-)]、B组[Hp(+)PG(-)]、C组[Hp(+)PG(+)]和D组[Hp(-)PG(+)],A、B、C、D组的胃癌发生风险依次升高,C、D组更高。结合分级显示,A级不用检查内镜,B级每3年做一次内镜,C级每2年做一次内镜,D级每一年做一次内镜。(2)胃泌素17检测能提示胃窦部黏膜萎缩情况。(3)胃腔直径减小、狭窄、变形、僵硬、压迹、龛影、充盈缺损、黏膜褶皱变化等可由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通过以上的知识学习,相信大家对胃癌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防癌抗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接下来的治疗不单单是靠药物,还有积极的精神状态。不断进步的医学,能给予胃癌患者极大的帮助,家人的关心和关怀,不断开放的社会形态也给了更多的容纳和包容,陪伴胃癌患者们坚强的前行。胃癌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提高预防意识,注重个人卫生,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以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去打败胃癌,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安徽省桐城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章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