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健康网 时间:2020-10-16 作者:张静静
所谓便秘,就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调,使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大多数便秘患者粪便干结、坚硬,呈羊屎颗粒状,经常因为排便不畅出现异常的身体症状。比如腹胀、腹痛、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失眠、焦躁不安等精神问题。大家千万不可小觑便秘的危害,如果长期便秘,对身体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当出现便血、脱肛、消瘦时,更加需要警惕;另外便秘也会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因为便秘的患者排便困难,在排便时有时候会突然憋气用力,造成腹部压力过大,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过快,心肌氧气量供应不上,造成心肌缺血,引发心肌梗死。一般来说,如果便秘不是因为一些器质性病引起的,只要平时注意生活、饮食的调理,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便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多吃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要进食一些粗粮,如谷物燕麦等,这些对于调节肠胃有很好的作用。
而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又用什么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其便秘呢?
1.一般治疗便秘的方法: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一般可采用:
(1)饮食疗法,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玉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可以喝一些润堂通便的茶饮或者蜂蜜水,少食难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牛羊肉、蛋黄、动物内脏等,多吃香蕉、猕猴桃、火龙果等润肠通便的水果。便秘大多数都是因为大肠运动能力减弱,致使肠道内水分被吸收,肠道干涩,大便难以排出。长期卧床的病人会很容易就出现便秘的情况,在饮食上一定要以清淡为主,多喝水,可以额外补充益生菌,培养肠道益生菌群,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肠道消化能力,也可缓解便秘;
(2)腹部按摩法: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来促进胃肠蠕动,刺激排便。方法:在用餐结束后半小时或1小时,把双手放在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揉20分钟左右,有助于调节肠道动力、能够有效的增进胃肠蠕动,有利于促进排便,改善便秘症状;
(3)药物疗法: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便秘来说,平时注意水分补充,可服用乳果糖口服液,缓解便秘。胃肠道蠕动差,其胃肠道处于水平状态,很容易出现胃肠蠕动减慢,很容易引起便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用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长期卧床的病人肚子胀气比较严重,可采取肛管排气,缓解便秘症状。
2.中医特色护理在治疗长期卧床便秘患者又有哪些方法呢?
(1)耳穴埋豆疗法:
耳穴埋豆,指的是用胶布把王不留行籽或者是菜籽固定在我们耳朵的相应穴位上,在上面进行按、揉、捏、压,使耳朵产生一个热麻胀痛的感觉,从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便秘常选择的穴位是:大肠、直肠、便秘点、配穴肺、脾、胃;按压方法: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贴用。按压时,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以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半坐位或卧位,将手放在患者耳轮后面,另一只手赵穴位定位,患者感受到得气感,即有酸麻、胀痛等感觉,并且感觉最明显的部位就是治疗点。结合中医辨证,取肺、脾、肝、肾、大肠及直肠等穴位。首先对耳廓进行消毒,然后把耳豆贴在治疗点,加以按压,以患者的疼痛耐受度为准,多次按压刺激穴。同时指导患者耳穴按压方法,开始力量较轻,逐渐加重,患者感到耳廓酸胀、泛红、有一丝痛感为准。每个穴位按压3~5次,一次5-7分钟。每日早、中、晚、睡前各按压3-5次,每次5分钟左右。耳穴埋豆1-3天更换一次,两耳交叉进行,治疗周期一个月左右。
(2))脐贴疗法:
脐贴疗法也是属于中医特色诊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部分肚脐贴是也是有治疗便秘作用的,因为肚脐有丰富的静脉网络,方便药物吸收。中医指出,神阙穴主治泄利、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脐贴疗法是指在神阙穴上帖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于治疗便秘的一种外治方法。脐贴疗法治疗便秘常采用的是:大黄15g、槟榔30g、生白术60g、乌药45g、青皮30g、厚朴3g,将以上中药研末,分成三等份,每日取1份,黄酒调成膏状,外敷神阙穴,固定4-8小时后自行揭下。脐贴疗法让药物有效成分从神阙穴吸收,起到相应治疗便秘的作用。大多数人使用后通便顺畅,效果显著,但具体情况也会因人而异,但是在贴肚脐贴的时候,不要长时间贴敷,不要超过12小时,以免皮肤对胶布过敏,撕下时要注意力道,不要突然用劲撕下,要顺一个方向缓慢撕下。
(3)腹部按摩法:
对于长期卧床或无自理能力的患者来说,便秘的痛苦永远无法理解,他们的难言之隐您有注意过吗?长期便秘后肠道内的毒素被大量吸收,更容易引起其他病发症,由于长期卧床患者免疫力低下,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因并发症而死亡。中医通过指导腹部按摩法,能够有效改善卧床病人便秘情况。指导患者宜用仰卧位或半卧位,全身放松,呼吸自然,用毛巾敷在腹部,然后用手从胸骨柄的方向开始推拿直至肚脐,手掌根部轻轻按压肚脐周围来进行改善,这个动作可以使肠道受到刺激,促进肠道吸收使大便变软从而容易排出来。腹部按揉法的流程:尽量选择夜间临睡前,早上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然后喝一杯温开水,清洁双手,两脚弯曲,身体自然舒展,先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朝向肚脐,右手以此叠放左手上,按照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周围按压30次,再反方向按揉30次。用手指尖轻微用力由右下至右上,再到左上、左下顺时针按揉腹部,或者将手掌搓热后,一手掌位于肚脐正中,以脐为中心稍用力进行环形按摩,边按摩边向四周扩散,扩散至最大时,再逆时针由大到小环形按摩至脐中部,反复多次即可。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以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患者需要持之以恒做腹部按摩,最好在早晚各做一次,同时在饭前半小时和饭后1-2小时进行腹部按摩,能够刺激肠胃蠕动,但腹部按摩法不能用于腹部做手术还没2周的患者,以及内肠梗阻、肠内肿瘤、急腹症、急性心衰等患者都不适用。
3.小结
中医学者普遍认为,便秘是由于大便集结不通,患者的粪便异常干燥、坚硬,排便困难,没有便意,经常好几天不排便,即使排便也只能排出一点,如羊粪颗粒状。严重的常常需要服用泻药,用润滑栓剂,或者灌肠才能排便,长此以往,会形成依赖,排便更加困难,如此恶性循环。便秘最常见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便秘的主要原因是大肠传导功能的失常,导致粪便在肠内长时间停留,水份被肠道吸收,导致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有文献指出,便秘的发生和脾胃及肾脏紧密联系,大致分为实证和虚症二类。实证便秘,大多数由于患者素体阳盛,又喜欢食用辛辣厚味,导致胃肠积热,邪热内燔,津液受灼,肠道燥热,导致大便干结;也有的患者因情绪不畅,过度忧愁思虑,又缺少运动,经常久坐,肺气迟迟降不下来,肠道郁滞,通降功能失常,糟粕内停,从而造成便秘。虚证便秘,大多数由病后、产后,气血两伤没有恢复,亦或是年迈
体弱,气血亏耗所导致气虚,那么致使大肠传导缺乏力道,血虚致使肠缺乏滋润;同时下焦阳气不充,阴寒凝结。腑气受到阻碍,,凝结肠道而成便秘。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便秘,都需要审慎选择,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便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患者能够确诊自身便秘原因,纠正自身的病因,改变自身作息习惯,调理好饮食习惯,便秘就可以治愈,如果是因为疾病引起的便秘,出现便秘情况时,要及时进行身体检查,自查有无不良生活习惯,自查饮食是否不规律,是否饮食过于精细化,未摄取足够摄取膳食纤维,初步寻找病因,如没有这些情况,便秘严重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危害患者身体健康。
• 便秘六字诀
• 1、“水”——用当天烧开后自然冷却的温开水,每天至少要喝8—10杯,或决明子茶、绿茶,并坚持每晚睡前、夜半醒时和晨起后各饮一杯白开水。
• 2、“软”——人到中年以后,胃肠道功能随之降低,需饮食熟软的食物,这样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及肠道排泄。
• 3、“粗”——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粗粮)食品、薯类、青菜、白萝卜、芹菜、丝瓜、菠菜、海带、西红柿、苹果、香蕉、梨等,每天可适当选4、“排”——定时(早晨)排便,不拖延时间,使肠中常清。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及会阴部,保持清洁。
5、“动”——适度运动,每天早晚慢跑、散步,促进胃肠道蠕动。另外,早晚各做一次腹式呼吸。
6、“揉”——每天早晚及午睡后以两手相叠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100次。可促进腹腔血液循环,助消化、通肠胃,从而促使大便顺畅排泄。(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 张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