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健康网 时间:2025-05-09 作者:
糖尿病足顽固性疼痛,常常让广大“糖友”夜不能寐、痛不欲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日,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病房林学武主任团队,成功开展医院首例经皮穿刺脊髓电刺激(SCS)治疗糖尿病足顽固性疼痛手术,为广大“糖友”带来了福音。
糖尿病足疼痛:被"甜蜜"诅咒的神经
糖尿病足疼痛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损伤全身神经纤维,下肢远端神经因"代谢-缺血"双重打击,极易发生痛性神经病变。 这种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自发性疼痛:休息时也会出现电击样、刀割样剧痛; 2.痛觉过敏:轻微触碰可能诱发剧烈疼痛; 3.昼夜节律异常:夜间疼痛加重,导致睡眠剥夺。 长期未控制的疼痛会形成"疼痛-失眠-抑郁-疼痛加剧"的恶性循环,加速病情恶化。
3月13日,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病房迎来了一位76岁的男性糖尿病足疼痛患者。患者自诉2型糖尿病20年,3年前双下肢疼痛伴麻木,近1年疼痛加重,视觉模拟评分为8分。该患者此前因为双下肢动脉闭塞行球囊扩张成形术,疼痛未见好转,在国内多家医院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 就当传统药物和物理治疗等传统止痛手段难以奏效时,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病房林学武主任团队为该患者推荐了一种名为经皮穿刺脊髓电刺激( SCS)的微创疗法,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SCS微创疗法:为疼痛神经"重装系统"
经多方了解,患者辗转来到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寻求帮助。经林学武主任团队科学评估与反复论证会诊后,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积极调控其血糖等指标。3日21日上午10时,为患者进行了经皮穿刺脊髓电刺激镇痛术治疗。
林学武主任介绍,脊髓电刺激的工作原理是:把一个电极通过患者的椎管,放置到相应病变人体椎管外硬膜外腔脊髓背部,通过外接接入遥控器,进行调控匹配电刺激参数,在脊髓层面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使疼痛感消失。
脊髓电刺激疗法通过植入体内的脉冲发生器发放电脉冲至脊髓,因其微创、非损毁、可调控的优势,是目前国际上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最佳疗法。患者手术后,经过林学武主任多次调控匹配电刺激参数,患者疼痛感消失,术前患者VAS疼痛评分为8分,术后连续24小时VAS疼痛评分降至1-2分。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准备近期康复出院。
个体化治疗:给疼痛管理更多可能
糖尿病足疼痛不应是患者终身的"宿命"。脊髓电刺激疗法(SCS)以其独特的神经调控机制,为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打开了一扇窗。
脊髓电刺激(SCS)疗法同时还适用于以下各种疼痛综合征:
1.糖尿病足
2.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PHN)
3.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
4.残肢痛和幻肢痛
5.复杂区域疼痛(CRPS)
6.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遭受顽固性神经痛,建议尽早到疼痛专科进行评估。科技带来的不仅是疼痛的缓解,更是生活尊严的重建。记住,控制疼痛是患者的权利,而非奢望。